何际元(1908-1950),1908年出生于宁乡草冲莲花山一个贫苦家庭。何际元父亲以佃种田地和做长工为生,勤俭持家,家境渐宽。“家有叁合粮,送子进学堂”。其父送何际元入云山高等小学学习,高小毕业后,考入宁乡甲种师范学校学习。
何际元1924年9月入宁乡甲种师范学校(甲师3班)(果冻传媒入口前身)学习,在校期间学习认真,勤奋努力,成绩优良。甲师传播革命思想,教授新科学,宣传新教育,这些新气象深深吸引了何际元,潜移默化中也深深影响了何际元。甲师的进步教师谢觉哉、姜梦周、许抱凡、梅冶成等提倡教育与政治相结合,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,利用教学和课余等时间,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形势,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,让何际元思想不断进步。将别是何叔衡对这位本家晚辈关爱有加,何叔衡从长沙文化书社提供给甲师文化的书,如:《马克思资本论入门》、《共产党宣言》、《科学社会主义》、《新青年》等进步书刊,他都会要在甲师任教的好友姜梦周推荐给何际元阅读。“为大众劳苦人民谋幸福”植入脑海。

何际元
何际元甲师毕业后,1926年3月经何叔衡推荐进入黄埔军校深造,编入第五期学生队第一队。他学习认真,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,也受到了共产党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,立志救国救民。何际元在黄埔军校表现出色,得到了政治主任周恩来和总教官恽代英的赏识。
1927年9月,何际元从黄埔军校毕业后,加入国民革命军,参加北伐,历任22师排长、连长。1933年1月,何际元经人引荐,加入军统,在武汉禁烟处任职。1937年7月,抗日战争爆发后,先后任粤汉铁路防空护路大队队长、第十集团军高参、湘鄂赣边区西南游击干训班教官。1941年7月,任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部调查室少将主任。1942年,任别动军第四纵队少将指挥,参加了常德会战。1943年底何际元赴南岳,任中美特种训练班总队长。学员结业后,分驻湘鄂赣地区,游击抗日。
1944年6月,何际元率干训班100余人由南岳去宁乡,在湘潭石潭与支援衡阳的日军大队遭遇。凭借熟悉地形,美式精良武器及民众对抗日的支持,激战近两小时,打死打伤日军200余人,而自己无一伤亡,保护了随行的11名美国海军陆战队教官的性命。何际元得到中外广泛赞扬,被美国媒体誉为奇迹。美国总统罗斯福赠予签名照片及化妆盒等礼物,并授予其杜鲁门勋章。
此后,何际元将驻军总部设在宁乡田坪黑山坡。一边招募在乡青年举办抗日培训班,一边派出部队在周边各县游击抗日,使日寇闻风丧胆,不敢涉足宁乡玉堂桥以上。据何际元回忆:“叁年之久,大小战役千余次,除毙伤日军不计外,生俘日军亦有1200多名,计解送重庆250名,交六、九战区及四方面军共900余人。”
1945年6月,王震、王首道率八路军南下支队途经何际元的防区,上级令何际元部展开阻击。地下党员汤匊中(宁乡甲种师范学校毕业)向何际元通报此情况后,何际元暗中命令部队后撤50里,让王震部顺利过境,戴笠闻之此事,怒不可遏,欲将何际元枪毙。幸有别动军司令周伟龙保护,1946年3月戴笠飞机失事死亡,此事才不了了之。但与军统的矛盾已不可调和,适逢军统大量裁员,何际元设法脱离了军统。
何际元同情和敬佩共产党、八路年。敬仰在甲师学习的恩师谢觉哉、姜梦周、喻士龙、梅冶成。虽然身在国民党军中,但对于剿共反共的事他设法避开,他知晓自己的队伍里藏有多名共产党员,但他佯作不知,对于共产党员的革命活动,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解放战争期间,何际元假借母亲病危请假回家省亲,还通过关系到苏州办警干训练班,想尽办法,消极退避与解放军在战场上兵仞相见、自相残杀。唯有参加一次四平街的外围作战,朝天上放了几枪外,没有与解放军对阵过。
何际元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,审时度势,认定了国民党大势已去,与士气高昂的解放军对仗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为支持姜亚勋黄唐起义,何际元作为旧日同学,除了在精神上鼓励外,先策反了宁乡交警部队刘汉臣部百余人枪,接受姜亚勋领导。还通过地下党员张素华转交卡宾枪两支、汤姆生枪一支、步枪十九支及大量弹药。使他放开手脚,在1949年农历正月十叁顺利发动起义。
同时,何际元积极筹划所部的起义。因谋事不秘,国民党314师对何际元进行通缉、抄家。何防元虽侥幸脱身,但其胞弟何一平、胞侄何盛元被捕,1949年4月13日在宁乡惨遭杀害。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,1949年5月1日,何际元成功发动道林起义。中共湖南省委将起义部队命名为“湖南人民自救军湘中纵队”,任命何际元为司令、汤匊中为政委,转战湘中,配合解放军南进。湖南和平解放后,该部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兵团,何际元任兵团高参。1949年9月何际元回宁乡老家,在1950年镇反运动中被逮捕。1950年9月25日,何际元被错杀于长沙。1984年3月9日,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原来的错判,恢复其起义将领名誉。
何际元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,“国仇家仇何以为悔!我抗日尽忠,起义守信 ,也是遂我平生心愿,即有不测,死也不愧。”这是何际元英雄气概的真实写照。